康熙字典 | 扫描版 | 更多解释 |
广告x
『愠』 繁体字:慍 |
五笔86:NJLG 五笔98:NJLG 仓颉:PABT
四角号码:96012 UniCode:U+6120 规范汉字编号:5293
◎ 民俗参考
汉字五行:土 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非姓氏
汉字五行:土 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非姓氏
◎ 字形结构
[ 首尾分解查字 ]:忄昷(xinwen)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忄日皿
[ 笔顺编号 ]:442251125221
[ 笔顺读写 ]:捺捺竖竖折横横竖折竖竖横
[ 首尾分解查字 ]:忄昷(xinwen)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忄日皿
[ 笔顺编号 ]:442251125221
[ 笔顺读写 ]:捺捺竖竖折横横竖折竖竖横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愠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395第24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於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紆問切,𠀤音蕰。【說文】怒也。本作慍。【廣韻】恚也。【倉頡篇】恨也。【詩·邶風】愠于羣小。 又【集韻】委隕切【韻會】委粉切,𠀤音惲。心所蕰積也。 又或作蘊。【詩·檜風】我心蘊結兮。 又【集韻】鄔本切【韻會】烏本切,𠀤音穩。愠愉,煩憒也。 亦作菀。【詩·小雅】我心菀結。【註】徐音於阮反。 又【集韻】紆勿切,音鬱。心所鬱積也。或作惌,省作宛。【史記·倉公傳】宛篤不發。 又叶於云切,音煴。【虞舜南風歌】南風之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愠兮。 昷心爲愠,含怒意。或解含悶,非。
(慍)【正韻】愠本字。◎按《說文》从心𥁕聲。《正字通》从昷,以从𥁕爲譌,非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愠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395第24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於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紆問切,𠀤音蕰。【說文】怒也。本作慍。【廣韻】恚也。【倉頡篇】恨也。【詩·邶風】愠于羣小。 又【集韻】委隕切【韻會】委粉切,𠀤音惲。心所蕰積也。 又或作蘊。【詩·檜風】我心蘊結兮。 又【集韻】鄔本切【韻會】烏本切,𠀤音穩。愠愉,煩憒也。 亦作菀。【詩·小雅】我心菀結。【註】徐音於阮反。 又【集韻】紆勿切,音鬱。心所鬱積也。或作惌,省作宛。【史記·倉公傳】宛篤不發。 又叶於云切,音煴。【虞舜南風歌】南風之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愠兮。 昷心爲愠,含怒意。或解含悶,非。
(慍)【正韻】愠本字。◎按《說文》从心𥁕聲。《正字通》从昷,以从𥁕爲譌,非。
◎ 音韵参考
[ 上古音 ]:文部闕母,iu?n
[ 广 韵 ]:於問切,去23問,yùn,臻合三去文影
[ 平水韵 ]:去声十三问
[ 国 语 ]:yùn,wěn
[ 粤 语 ]:wan3
[ 闽南语 ]:un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