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 | 扫描版 | 更多解释 |
广告x
『抑』 |
五笔86:RQBH 五笔98:RQBH 仓颉:QHVL
四角号码:57020 UniCode:U+6291 规范汉字编号:0641
◎ 民俗参考
汉字五行:土 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非姓氏
汉字五行:土 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非姓氏
◎ 字形结构
[ 首尾分解查字 ]:扌卬(shouang) [ 汉字部件构造 ]:扌卬
[ 笔顺编号 ]:1213552
[ 笔顺读写 ]:横竖横撇折折竖
[ 首尾分解查字 ]:扌卬(shouang) [ 汉字部件构造 ]:扌卬
[ 笔顺编号 ]:1213552
[ 笔顺读写 ]:横竖横撇折折竖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抑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421第09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唐韻】於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力切,𠀤音億。【說文】按也。【史記·三王世家】緣恩寬忍,抑案不揚。 又愼密也。【詩·小雅】威儀抑抑。 又治也,塞也。 又屈也,逼也。【禮·學記】君子之教喩也,强而弗抑。【疏】但勸强其神識,而不抑之令曉也。【楚辭·懷沙】俛屈以自抑。 又遏也,止也。【史記·平準書】抑天下物,名曰平準。【後漢·明帝紀】章奏若有過稱虛譽,尚書宜抑而不省。 又美也。【詩·齊風】抑若揚兮。【疏】揚是顙之別名。抑爲揚之貌。 又損也,退也。【後漢·蔡邕傳】人自抑損,以塞咎戒。又【班固·傳論】固之序事,不激詭,不抑抗。【註】抑,退也。抗,進也。通作挹。 又轉語,亦然之辭。【詩·鄭風】抑磬控忌。 又發語辭。【詩·小雅】抑此皇父。【王應麟·詩攷】韓詩,抑,意也。 又詩篇名。【楚語】衞武公作懿,戒以自儆。【註】大雅抑之篇,懿讀曰抑。 【說文】从反印,或从手作𢮮。隷作𢬃。今文省作抑。𢮮字从扌从𢑏。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抑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421第09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唐韻】於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力切,𠀤音億。【說文】按也。【史記·三王世家】緣恩寬忍,抑案不揚。 又愼密也。【詩·小雅】威儀抑抑。 又治也,塞也。 又屈也,逼也。【禮·學記】君子之教喩也,强而弗抑。【疏】但勸强其神識,而不抑之令曉也。【楚辭·懷沙】俛屈以自抑。 又遏也,止也。【史記·平準書】抑天下物,名曰平準。【後漢·明帝紀】章奏若有過稱虛譽,尚書宜抑而不省。 又美也。【詩·齊風】抑若揚兮。【疏】揚是顙之別名。抑爲揚之貌。 又損也,退也。【後漢·蔡邕傳】人自抑損,以塞咎戒。又【班固·傳論】固之序事,不激詭,不抑抗。【註】抑,退也。抗,進也。通作挹。 又轉語,亦然之辭。【詩·鄭風】抑磬控忌。 又發語辭。【詩·小雅】抑此皇父。【王應麟·詩攷】韓詩,抑,意也。 又詩篇名。【楚語】衞武公作懿,戒以自儆。【註】大雅抑之篇,懿讀曰抑。 【說文】从反印,或从手作𢮮。隷作𢬃。今文省作抑。𢮮字从扌从𢑏。
◎ 音韵参考
[ 上古音 ]:质部闕母,iet
[ 广 韵 ]:於力切,入24職,yi,曾開三入蒸影
[ 平水韵 ]:入声十三职
[ 唐 音 ]:qiək
[ 国 语 ]:yì
[ 粤 语 ]:jik1
[ 闽南语 ]:ah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