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 | 扫描版 | 更多解释 |
广告x
『掩』 异体字:揜 |
五笔86:RDJN 五笔98:RDJN 仓颉:QKLU
四角号码:54016 UniCode:U+63A9 规范汉字编号:2166
◎ 民俗参考
汉字五行:木 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姓
汉字五行:木 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姓
◎ 字形结构
[ 首尾分解查字 ]:扌奄(shouyan) [ 汉字部件构造 ]:扌大电
[ 笔顺编号 ]:12113425115
[ 笔顺读写 ]:横竖横横撇捺竖折横横折
[ 首尾分解查字 ]:扌奄(shouyan) [ 汉字部件构造 ]:扌大电
[ 笔顺编号 ]:12113425115
[ 笔顺读写 ]:横竖横横撇捺竖折横横折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掩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439第09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衣檢切【正韻】於檢切,𠀤淹上聲。【說文】斂也。小上曰掩。【增韻】遮也。【禮·月令】仲夏,君子齊戒,處必掩身。【註】掩,猶隱翳也。【又】孟冬是察阿黨,則罪無有掩蔽。 又乗其不備而覆之曰掩。【禮·曲禮】大夫不掩羣。【疏】禽獸羣聚,則多不可掩取之。【前漢·貨殖傳】掘冢搏掩。【註】博擊掩襲,取人物也。一說博,六博也。掩,意錢之屬。 一曰撫也。【爾雅·釋訓】矜憐撫掩之也。【郭璞註】撫掩猶撫拍,謂慰恤也。 又閉也。【韓愈詩】獨宿門不掩。 又【揚子·方言】止也。 又同也。江淮南楚之閒曰掩。【韻會】或作揜。 又【集韻】烏感切,庵上聲。覆取也。與揜同。 又於贍切,淹去聲。繅絲以手振出緒也。或作𦁏。通作淹。 又乙業切,音浥。打也。
掩本字。字頭从𢑚作。
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訓】【郭璞註】撫掩猶撫揗,謂慰恤也。〕 謹照原文撫揗改撫拍。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掩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439第09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衣檢切【正韻】於檢切,𠀤淹上聲。【說文】斂也。小上曰掩。【增韻】遮也。【禮·月令】仲夏,君子齊戒,處必掩身。【註】掩,猶隱翳也。【又】孟冬是察阿黨,則罪無有掩蔽。 又乗其不備而覆之曰掩。【禮·曲禮】大夫不掩羣。【疏】禽獸羣聚,則多不可掩取之。【前漢·貨殖傳】掘冢搏掩。【註】博擊掩襲,取人物也。一說博,六博也。掩,意錢之屬。 一曰撫也。【爾雅·釋訓】矜憐撫掩之也。【郭璞註】撫掩猶撫拍,謂慰恤也。 又閉也。【韓愈詩】獨宿門不掩。 又【揚子·方言】止也。 又同也。江淮南楚之閒曰掩。【韻會】或作揜。 又【集韻】烏感切,庵上聲。覆取也。與揜同。 又於贍切,淹去聲。繅絲以手振出緒也。或作𦁏。通作淹。 又乙業切,音浥。打也。
掩本字。字頭从𢑚作。
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訓】【郭璞註】撫掩猶撫揗,謂慰恤也。〕 謹照原文撫揗改撫拍。
◎ 音韵参考
[ 上古音 ]:谈部阙母,iam
[ 广 韵 ]:衣儉切,上50琰,yǎn,咸開三上鹽B影
[ 平水韵 ]:上声二十八琰
[ 唐 音 ]:*qyɛ̌m
[ 国 语 ]:yǎn
[ 粤 语 ]:am2jim2
[ 闽南语 ]:iam2,am1,ng1
◎ 索引参考
[ 古文字诂林 ]:09册,第33部,手部,206
[ 故训彙纂 ]:897|0975.8
[ 说文解字 ]:编号7992,第12卷上,手部第206字
[ 康熙字典 ]:页439第09(点击查看原图)
[ 汉语字典 ]:卷3页1893第05
[ 辞 海 ]:卷5页8250第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