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 | 扫描版 | 更多解释 |
『吏』 |
五笔86:GKQI 五笔98:GKRI 仓颉:JLK
四角号码:50006 UniCode:U+540F 规范汉字编号:0381
◎ 民俗参考
汉字五行:金 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非姓氏
汉字五行:金 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非姓氏
◎ 字形结构
[ 首尾分解查字 ]:丈口(zhangkou)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吏
[ 笔顺编号 ]:125134
[ 笔顺读写 ]:横竖折横撇捺
[ 首尾分解查字 ]:丈口(zhangkou)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吏
[ 笔顺编号 ]:125134
[ 笔顺读写 ]:横竖折横撇捺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吏; 康熙笔画:6; 页码:页176第02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唐韻】力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良志切【正韻】力地切,𠀤音利。【說文】吏,治人者也。从一从史。【徐鍇曰】吏之治人,心主於一,故从一。【書·胤征】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。【禮·曲禮】五官之長曰伯,是職方,其𢷤于天子也,曰天子之吏。【左傳·成二年】王使委于三吏。【註】三吏,三公也。 又【韻會】府史之屬亦曰吏。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】八則,三曰廢置以馭其吏。【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】秩四百石至二百石,是爲長吏。百石以下,有斗食佐史之秩,是爲少吏。【註】師古曰:吏,理也。主理其縣內也。 又姓。【正字通】漢吏宗,王莽時人。 又【五音集韻】神至切,音示。奉也,職事也,勞也。 【說文】本作叓。
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吏; 康熙笔画:6; 页码:页176第02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唐韻】力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良志切【正韻】力地切,𠀤音利。【說文】吏,治人者也。从一从史。【徐鍇曰】吏之治人,心主於一,故从一。【書·胤征】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。【禮·曲禮】五官之長曰伯,是職方,其𢷤于天子也,曰天子之吏。【左傳·成二年】王使委于三吏。【註】三吏,三公也。 又【韻會】府史之屬亦曰吏。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】八則,三曰廢置以馭其吏。【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】秩四百石至二百石,是爲長吏。百石以下,有斗食佐史之秩,是爲少吏。【註】師古曰:吏,理也。主理其縣內也。 又姓。【正字通】漢吏宗,王莽時人。 又【五音集韻】神至切,音示。奉也,職事也,勞也。 【說文】本作叓。
◎ 音韵参考
[ 广 韵 ]:力置切,去7志,lì,止開三去之來
[ 平水韵 ]:去声四寘
[ 唐 音 ]:*liə̀
[ 国 语 ]:lì
[ 粤 语 ]:lei6
[ 闽南语 ]:li7
◎ 索引参考
[ 古文字诂林 ]:01册,第1部,一部,6
[ 故训彙纂 ]:321|0399.1
[ 说文解字 ]:编号0005,第01卷上,一部第6字
[ 康熙字典 ]:页176第02(点击查看原图)
[ 汉语字典 ]:卷1页0018第03
[ 辞 海 ]:卷2页5550第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