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汉语字典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相关查询

『滞』  繁体字: 异体字:
拼音:zhì 注音:ㄓˋ
简体部首:氵 部首笔画:3 总笔画:12
繁体部首:水 部首笔画:4 总笔画:13
康熙字典笔画( 滯:15; )

五笔86:IGKH  五笔98:IGKH  仓颉:ETJB 
四角号码:34127  UniCode:U+6EDE 规范汉字编号:2750




◎ 民俗参考
汉字五行:水 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非姓氏


◎ 字形结构
[ 首尾分解查字 ]:氵带(shuidai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氵卅冖巾
[ 笔顺编号 ]:441122245252
[ 笔顺读写 ]:捺捺横横竖竖竖捺折竖折竖


◎ 基本解释

(滯)
zhì
凝积,不流通,不灵活:停滞。滞留。滞销。滞空。呆滞。滞产(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)。滞针。滞下(痢疾的古称)。
遗落:“此有滞穗”。


笔画数:12;
部首:氵;
笔顺编号:441122245252



◎ 音韵参考
[ 平水韵 ]:去声八霁
[ 国 语 ]:zhì
[ 粤 语 ]:zai6
[ 闽南语 ]:toa3


◎ 索引参考
[ 故训彙纂 ]:1312|1390.2
[ 康熙字典 ]:页643第24(点击查看原图)
[ 汉语字典 ]:卷3页1669第02


收藏本页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【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