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 |
详细解释 |
汉语字典 |
康熙字典 |
说文解字 |
相关查询 |
|
『茅』
拼音:máo 注音:ㄇㄠˊ
简体部首:艹 部首笔画:3 总笔画:8 繁体部首:艸 部首笔画:6 总笔画:11 康熙字典笔画( 茅:11; )
|
五笔86:ACBT 五笔98:ACNT 仓颉:TNIH
四角号码:44222 UniCode:U+8305 规范汉字编号:1016
◎ 民俗参考
汉字五行:木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姓
◎ 字形结构
[ 首尾分解查字 ]:艹矛(caomao)
[ 汉字部件构造 ]:艹矛
[ 笔顺编号 ]:12254523
[ 笔顺读写 ]:横竖竖折捺折竖撇
◎ 基本解释
茅
máo
多年生草本植物,春季先开花,后生叶,花穗上密生白毛。根茎可食,亦可入药。叶可编蓑衣(亦称“白茅”):茅草。茅庐。茅舍。名列前茅(喻名次列在前面)。
笔画数:8;
部首:艹;
笔顺编号:12254523
◎ 音韵参考
[ 上古音 ]:幽部明母,meu
[ 广 韵 ]:莫交切,下平5肴,máo,效開二平肴明
[ 平水韵 ]:下平三肴
[ 粤 语 ]:maau4
[ 闽南语 ]:hm5,mau5
◎ 索引参考[
古文字诂林 ]:01册,第12部,艸部,87
[
故训彙纂 ]:1924|2002.1
[
说文解字 ]:编号0326,第01卷下,艸部第87字
[
康熙字典 ]:
页1026第04(点击查看原图)
◎ 新华字典详细解释
茅
máo
【名】
(形声。从艸,矛声。本义:草名。即白茅,俗称茅草)
同本义〖thatchgrass;cogongrass〗
茅,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菅之不滑泽有毛者,可缩酒;又以为藉。
藉用白茅。——《易·大过》
昼尔于茅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祭祀共萧茅。——《周礼·甸师》
白华菅兮,白茅束兮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白华》
山径之蹊,间介然用之而成路;为间不用,则茅塞之矣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下》
尔贡包茅不入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
卷我屋上三重茅。——唐·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又如:茅飞渡江;抱茅入竹;茅卜(古代卜法之一。琼茅是一种多年生的草,古人以为灵验,用琼茅来占卜吉凶称为茅卜);茅店(茅草搭盖的客店。指简陋的旅舍);茅茹(茅根相牵连的样子。喻同类事物之相互牵引);茅茨(茅草屋。上古房屋都是茅顶,殷墟出土的宫室屋顶都覆以茅草);茅塞(茅草蔽塞山路,不能通行。比喻人心遭受物欲蒙蔽,不能通透义理);茅屋采椽(用茅草盖屋顶,柞木做屋橼。比喻居处的俭朴)
茅屋,简陋的居住〖thatchedcottage〗。如:茅舍(茆舍。茅屋);茅店(用茅草盖成的旅舍。言其简陋);茅茨(茆茨。茅屋;亦指简陋的居室。引申为平民里巷);茅轩(茅舍);茅堂(茆堂。草盖的屋舍)
借指茅土之封〖feud〗。如:茅土(指王、侯的封爵。古天子分封王、侯时,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,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,包以白茅而授之,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);茅社(茆社。古天子分封诸侯,授之茅土,使归国立社,称作茅社)
姓
通“旄”。竿顶用旄牛尾做装饰的旗帜〖ancientflagwithyak'stail〗
郑伯肉袒,左执茅旌,右执鸾刀,以逆庄王。——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
茅草
máocǎo
〖thatchgrass〗草名。即“白茅”。各种可用于或适于盖茅屋屋顶的常见高杆粗禾草的泛称。禾本科,多年生草本
茅茨不剪
máocí-bùjiǎn
〖grassroofisnotcutinorder〗用茅草覆盖屋顶,而且没有修剪整齐
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剪,采椽不斫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茅店
máodiàn
〖inn〗乡村小客舍
旧时茅店社林边。——宋·辛弃疾《西江月》
茅房
máofáng
〖latrine〗厕所
茅坑
máokēng
〖latrinepit〗∶厕所里的粪坑
〖latrine〗∶厕所(多指简陋的)
茅庐
máolú
〖thatchedcottage〗茅舍;草屋
茅棚
máopéng
〖thatchedshed〗用茅草盖顶搭成的棚子
茅塞顿开
máosè-dùnkāi
〖suddenlyseethelight〗比喻人心有所蔽塞,经人指引而豁然醒悟
茅舍
máoshè
〖thatchedcottage〗茅屋;草屋
茅舍无烟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茅厕
máosi
〖latrine〗厕所
茅屋
máowū
〖thatchedcottage;hut〗用芦苇、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
茅檐
máoyán
〖thatchedcottage〗茅,指盖屋的草;檐,本是房檐。茅檐指茅屋
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——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
◎ 汉语大字典解释
[①][máo]
[《廣韻》莫交切,平肴,明。]
亦作“茆1”。亦作“茆2”。
(1)草名。禾本科。《本草》谓茅有白茅、菅茅、黄茅、香茅、芭茅等,叶皆相似。又谓夏花者为茅,秋花者为菅。俗称茅草者指白茅。全草可作造纸原料,根茎皆可入药。
(2)茅可盖屋,因以指代草舍。
(3)借指茅土之封。
(4)古国名,故城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。
(5)通“旄”。竿顶用旄牛尾装饰的旗。
(6)姓。秦有茅焦。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茅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1026第04(点击查看原图)【唐韻】莫交切【韻會】謨交切,𠀤音貓。【說文】管也。【易·泰卦】拔茅連茹。【詩·召南】白茅包之。【書·禹貢】包匭菁茅。【蔡邕·獨斷】天子大社,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授之,謂之授茅土。【左傳·宣十二年】前茅慮無。【註】時楚以茅爲旌識。 又國名。【左傳·襄二十四年】凡、蔣、郉、茅。【註】高平昌邑縣西有茅鄕。 又享名。【史記·魏世家註】脩武軹縣有茅亭。 又門名。【說苑】楚太子立于茅門之外。 又山名。【晉書·許邁傳】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,潛通五嶽。 又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茅氏,周公之後,子孫以國爲氏,秦有茅焦。 又【韻補】迷侯切,音矛。【屈原·離騷】時𦆯紛其變易兮,又何以淹留。蘭芷變而不芳兮,荃蕙化而爲茅。 又【類篇】莫佩切。茅蒐,蒨草。 又【集韻】眉鑣切,音苗。【易·泰卦】拔茅連茹。鄭讀作苗。
◎ 说文解字详解
【卷一】【艸部】 编号:0
茅,[莫交切],菅也。从艸矛聲。
◎ 字源演变
◎ 相关查询
写法读音
相关书法
相关词语
相关成语
相关诗词